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潍坊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清官板桥 三绝传世——郑板桥专题展”,4日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为广大观众呈现郑板桥为政、为文、为艺的人生风貌。 展览分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淡如我辈成胶漆,狂到狂奴有性情”三部分,通过梳理郑板桥生平经历,结合其书法绘画真迹、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如《修城记》石刻拓片、行书七言联《有子...
记者在昨天举行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龙华文化遗产研讨会”上获悉,作为千年古刹龙华寺重要的传统习俗,“龙华禅事”目前正在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龙华庙会”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助龙华地区综合改造为契机,徐汇区正通过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增强“千年龙华”的文化品牌标识度。 探索城区文化遗产保护 此次申报上海市非遗项目的“龙华禅事”包...
为弘扬龙华地区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指导下,徐汇区旅游局、徐汇区文化局、龙华街道办事处、龙华古寺联合主办,上海非遗保护协会、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联合承办的桃花塔影江南风--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华系列)研讨会4日于此间举行。运用“千年龙华民俗大讲坛”这一平台,通过组织专家进行研讨的形式,深入挖掘龙华地区历史文化内涵,展现龙华地区民俗,...
雷山苗绣花背儿带(局部) 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苗族文化源自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涿鹿大战后,九黎部族惨败,其首领蚩尤被杀,战败后九黎余部开始从华北大地南迁,过黄河,跨长江,渡洞庭,进武陵山,唱着祖先们留下的古歌前行。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勤劳、勇敢、坚强、智慧的苗族妇女就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漫长的千年历史。 苗族人的物...
经过20多天的考古发掘,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在松滋市龙王井村发掘出土了一大批鱼类、鸟类、爬行类等古生物和古植物化石。据了解,此次发掘采集到30多块植物化石,10多块昆虫化石,114块完整鱼化石,2块松滋鸟头骨化石,2块金龙鱼头骨化石和1块蜥蜴肢骨化石等。在发掘的同时,中科院还开展了地质结构、古环境气候等方面综合调査研究。2002年,中科院专家在龙王井村首次发现“阿喀琉...
在良渚遗址申遗过程中 一直受到中央、省、市、区各级的高度重视 最近这两天, 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分别来到良渚遗址调研 并为良渚申遗工作提出建议和指导。 区长陈如根带队来到良渚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观看了纪录片——《良渚古城遗址解读》《申遗:奔跑中的项目管理》。这两部纪录片就像良渚的一张“金名片”,全面地阐述了良渚古城的意义:良渚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必读的一页! 在听取良管委关于良渚古城遗...
自1936年11月3日施昕更先生首先发掘以来,良渚遗址八十多年的考古研究证明: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良渚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42平方公里,保护规划区划111平方公里。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揭示了中华文明国家起源的基本特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特别是与古埃及同时期建...
5月3日,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王举人村的村民打来电话称,他们在村子修路时挖出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大家觉得这东西有些来历。最终,经考古人员鉴定,这是一块记录了当地村村民出资修建龙王庙的清代碑文。 据村民王先生介绍,他们村里正在修路,石碑是在挖路基时从土底下刨出来的。石碑上刻满了文字,村民用水把石碑进行了清洗,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大家众说纷纭,也猜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随后记...
最近,有关加强文物市场监管和打击文物犯罪的工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果从中国文物事业健康发展而言,仅仅“管”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文物的抢救发掘。后者更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众所周知,中国各地能主持地下文物抢救发掘的队伍规模太小。早在 2002 年,香港学者李浪林在《英国考古的政策、管理和操作》一文中指出 :“在国土面积上,英国甚至没有广东省大,全广东省所有考古管理...
博采众长文鼎盛,古风犹在新时蓬。普及鉴宝 抢救文物 传承中华文脉。2018年4月17日上午9:00,一个以两岸权威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中国·海峡两岸联合抢救中华文物工作组在内蒙古通辽市博古通今文物鉴定中心宣告成立。 实施文化振兴战略 促进文物鉴定与保护迈上新台阶。该工作组的成立适逢中央强化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是在各界同仁和藏家共同的努力和支持下,应天时而生,承仁和而起,必将有力的促进中国文物保护...
“见日之光”是西汉铜镜,直径7.4厘米,净重50克。铜镜是古人照面容用的器物。这件铜镜乍看上去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但若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就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又因为在铜镜背面花纹的外侧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该镜被命名为“见日之光”透光镜。 古人一直将这种具有幻术般效应的“...
近日,有文物志愿者反映,在浙江杭州萧山区的菊花山、茗山发现了大量汉晋时期的古墓葬,目前这两座山面临着被平毁的风险。杭州市文物园林局文物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地的考古挖掘已经结束,重点文物已经搬离,目前考古发现没有足够证据支持文物部门介入。 2017年9月,杭州市萧山区菊花山、茗山地区发现了大量汉代墓葬群。发现文物后,杭州考古所和萧山博物馆联合对菊花山、茗山地区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据考古...
1973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队在绥滨县中兴公社东十七公里处调查了一座古城址,同时在古城西北约半公里左右发现一处金代墓群。之后,在相关部门协助下,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共发掘了其中的十二座墓,出土了三百多件文物,有陶、瓷、铜、铁、金、银、玉、桦皮、漆器等各种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为研究金代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八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金代“大定通宝”,为断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据记载,...
近日,20余名历史爱好者在陕西咸阳唐崇陵进行“走陵”活动时,在陵区内搜寻了多件陵墓石刻残件,并将这些残件收集起来搬到了陵区监控摄像头下。历史爱好者们表示,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唐陵内的文物,但也有人指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随意挪动石刻残件并不合适,甚至存在违法违规嫌疑。泾阳县唐崇陵文管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将这些爱好者驱离,今后将加强监管,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法国总统马克龙去年访问布基纳法索时,曾作出过一个高调的承诺,他答应把当年法国从非洲掠夺的艺术品和文物归还给非洲国家。这位长袖善舞的新生代明星级政治家显然是把这一承诺当作重建法国与昔日殖民地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努力的一部分,他当时说,“欧洲殖民活动的罪恶是不容置疑的……(但)这段历史需要翻篇。” 如同他之前在欧洲和国际问题上的许多言论一样,马克龙的这番表态引发了巨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